卡式炉因其轻巧便携、使用方便等特点,常在户外空间(含庭院)使用。为帮助广大消费者科学选购、安全使用卡式炉,临夏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特提示如下:
什么是卡式炉
卡式炉又称便携式丁烷气炉,是指使用燃料中丁烷百分含量不低于95%的一次性燃料气瓶,且气瓶与燃具通过卡入方式连接并进行供气的燃气燃烧器具。目前,国家制定了GB/T 38522-2020《户外燃气燃烧器具》国家推荐性标准,并于2021年2月1日实施,规定了户外燃气燃烧器具的分类和型号、材料和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警示和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户外使用的以燃气为能源、额定热负荷不大于50kW的燃气燃烧器具。
正确选购
1.看。查看是否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执行标准等信息。
2.摸。卡式炉结构应安全、坚固、耐用,外部应光洁、平整,手可触及部位应光滑。
3.查。如产品为内装瓶结构时,气瓶连接空间内应无备用气瓶的存储空间,并且器具结构应便于泄漏气体的扩散。
4.选。选择装有过压切断装置的产品,可以在气瓶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将气瓶与灶体脱开或切断气路。定期检查过压切断装置能否正常使用。
安全使用
1.使用前检查。仔细阅读说明书、包装、气瓶上的警示信息等,了解如何正确操作,明确注意事项。检查气瓶的状态,确保其在有效期内,并且没有损坏或泄漏。卡式炉气瓶应在2~3年内使用,过长时间不使用,不建议再使用。
2.正确操作。点火前,应检查接口是否漏气,并且不得倾斜或倒置气瓶,严禁私自拆卸燃具,避免气瓶受到压力或硬物碰撞。
3.配备匹配的锅具。锅具底部直径不能超过卡式炉的侧盖位置,以免高温烟气过于接近气瓶,使瓶内温度上升引发危险。另外,不要加热盛有石子、沙子、陶瓷材料等辐射热较大的器皿。
4.注意使用环境。使用时,气瓶必须远离其他热源,以防发生意外。不能把卡式炉当作暖炉使用或在密不透风的场合下使用,不能在靠近窗帘或有易燃物的地方使用。使用时注意风向,不能将气瓶位置放置在下风口,否则可能会因火焰吹向气瓶导致瓶体温度升高引发危险。
今年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场监管局统一安排部署,临夏州市场监管局聚焦特种设备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侵权假冒、侵犯消费者权益、非法出版物、旅游景区等领域,在全州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春雷执法行动”,全力保障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一是认真安排部署。按照州局2025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印发《临夏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25年市场监管“春雷执法行动”的通知》,对全州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开展专项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召开全州市场监管系统2025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暨“春雷执法行动”推进会议,对“春雷执法行动”和重点业务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为全面开展好专项行动打好了坚实基础。
二是扎实开展整治。全州市场监管系统结合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整治工作,认真开展校园周边安全整治、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文旅市场整治等专项行动,切实维护保障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025年以来,全州共查办各类案件261起,涉案金额34.17万元,罚没款44.78万元,受理调处投诉举报2284件,其中投诉1599件、举报685件,按时办结率和核查率均为100%,帮助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19万元,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
三是组织专项督查。州局抽调相关业务科室骨干,组成4个专项检查组,分别由班子成员带队,集中时间对各县市市场监管局“春雷执法行动”、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和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违法违规案件查办等情况进行综合检查和行政执法监督指导。检查组联合县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各类经营主体或单位106家,发现问题线索93条,其中责令整改64条,移交县市局案件线索29条。检查结束后,下发了《关于全州市场监管系统2025年第一季度“春雷执法行动”综合检查情况的通报》,原汁原味把检查问题反馈各县市,要求县市局及时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反馈问题一项一项销号清零。
四是发布典型案例。为有力震慑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媒体宣传报道作用,全州市场监管系统在微信公众账发布“春雷执法行动”工作信息报道12期,发布典型案例4期,曝光违法行为9件,集中展示执法打击成果,有效增强了群众防范意识。同时,依托“春雷执法行动”重点整治内容,科普法律法规和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等知识,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主动守法,增强消费者法律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监督,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氛围。
下一步,全州市场监管系统将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把安全监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引导经营主体诚信经营、规范行为,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销号”“闭环”管理,严防严控安全风险隐患,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紧扣重点工作任务 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临夏州市场监管局开展重点产品集中整治行动
临夏州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省局有关重点产品监管工作安排部署要求,以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为突破口,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燃气器具、建筑保温材料、儿童玩具、农资及食品相关产品质量监管工作。4月份以来,采取部门联合、系统内州、县、乡三级联动执法检查方式,开展了重点产品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突出重点产品,严查违法行为
在检查过程中,持续深入推进燃气器具、电动自行车产品专项整治工作,针对两类产品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苗头,突出偏远乡镇销售经营场所,执法人员以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非法改装、销售不合格产品、违规配置充电器等突出质量问题为重点,认真核验了产品强制性人认证证书信息,并对照产品合格证(称量一致性证书)对产品蓄电池、充电器、控制器及鞍座、电池仓尺寸等关键部件配置和产品性能的合规性进行检查;在前期家用燃气灶具整治成效的基础上,突出商用燃气灶具产品,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和乡镇五金店铺、小家电销售部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简易式猛火灶、台式商用燃气灶具的信息标识标注、进气口结构和熄火保护装置的有效性。
二是积极开展建筑保温材料质量监管
结合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整治工作,认真落实部门监管职责,对相关产品生产销售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在生产加工单位,重点检查了原辅材料进货查验把关、生产工艺控制管理、出厂检验落实、产品标识标注信息等关键环节落实情况,在销售经营单位,检查了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落实情况,针对生产经营环节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要求,限期责令整改。
三是以查代训,提升基层监管水平
通过州县乡三级联合检查,在及时有效掌握乡镇产品监管工作问题困难,明确工作措施的同时,通过现场演示重点产品检查技巧、重点产品质量易发问题、法律法规运用、规范现场检查记录填写等措施,采取以查代训的方式不断提升基层监管所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有效解决基层监管队伍在产品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会管、不敢管症结,为基层监管人员履行监管责任奠定基础。
此次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产品生产销售单位71户,发现并限期责令整改问题14条,向县(市)市场监管局移交案件线索15个,查扣涉嫌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4辆、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燃气灶具17台、无标识标注信息电热器3台,责令下架退市标识标注信息不全儿童玩具6个品种42个(只),通过以上专项执法检查,有效规范重点产品生产销售单位经营行为,净化了市场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为全力推进市场监管领域2025年度重点工作及“春雷执法行动”,持续加强重点领域市场监管,督促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全力守护良好市场秩序,近日,州市场监管局组织专项检查组,对全州市场监管系统“春雷执法行动”进展情况开展了综合检查和行政执法监督指导。
综合检查中,州局抽调相关业务科室骨干,组成4个专项检查组,分别由班子成员带队,采取明查暗访、现场抽查、查阅相关台账资料等方式,集中时间对各县市市场监管局“春雷执法行动”、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和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违法违规案件查办等情况进行了检查。
检查组紧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联合县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部分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农资、电动自行车、儿童和学生用品、文旅市场等经营主体和校园食堂、殡葬领域、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等开展了执法检查。主要查看经营主体资质、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燃气器具及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明码标价、特种设备检验等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细致排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督促指导经营主体建立健全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此次共计检查经营主体106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涉及案件线索移交县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核查处置。
下一步,全州市场监管系统将持续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引导经营主体诚信经营、规范行为,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销号”“闭环”管理,严防严控安全风险隐患,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为有效落实商品煤质量监管职责,严查销售伪劣商品煤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提升全州商品煤整体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临夏州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根据州市场监管局第一季度商品煤监督抽查计划,州产品质量检验所安排工作人员,对全州范围内经销的商品煤开展州级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按计划要求完成了七县一市35批次的商品煤抽样工作任务。
抽样人员在各县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严格依据《关于加强煤炭市场体系建设和煤炭质量监管的意见》等规定,按照有关煤炭执行标准开展抽样工作,及时完成计划任务,并按规定将抽样记录及相关信息实时录入到中国电子质量监督(e-CQS)系统中。
为保证检验项目质量,本季度民用散煤由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承担标准规定的全项检验,为全面掌握我州民用散煤相关指标数据,对后续监管和有效降低环保指标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撑。
针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的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违法行为,临夏州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连夜召开问题产品清查整治安排部署会议,要求全州市场监管系统立即开展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同时,成立以州局局长为组长,各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检查组,立即赴各县市,联合县市局开展问题产品排查整治,确保清查工作全面、高效开展。
全州市场监管系统执法人员以商超、农(集)贸市场、五金经营店、建材市场等为重点区域,以“3·15”晚会曝光的翻新卫生巾、纸尿裤、一次性内裤、“保水虾仁”、非标电线电缆等为重点产品,检查市场经营主体是否销售相关问题产品,是否严格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是否规范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所经营产品资质、标识标签是否完整等,并要求商家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立即开展全面自查。同时,积极向经营主体和消费者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提升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督促经营主体落实主体责任。
清查整治工作中,出动人员380人,检查卫生用品、一次性内裤等经营门店378户、检查冷冻虾仁等水产品经营门店202户、大型餐饮单位6家,检查电线电缆经营门店163户,下架米菲好之纸尿裤33包、苏菲系列卫生巾1512包。目前,清查整治工作还在持续之中。
下一步,全州市场监管系统将加强与公安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监管合力,持续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日常巡查力度,以超市、酒店、水产和建材市场等为重点,增加检查频次,扩大检查范围,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防止问题商品流入市场,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